qie
拼音 qiē,qiè 音注 ㄑㄧㄝ,ㄑㄧㄝˋ
偏旁
总笔画数 4 部外笔画数 2
五笔码 仓颉码 PSH
郑码 HDYD 电码 0434
四角 47720 Unicode 5207 区位码:
区位码 3948 笔顺 1553
英语 cut,mince,slice,carve 英汉互译 anxious, be sure to, chip, chop, correspond, cut, knife, log, shear
  • 基本字义
  • 详细解释
  • 词性变化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其他方言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菜。~除。~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琢磨”)。

切 qiē

〈名〉通“砌”。台阶 [steps]

切皆铜沓黄金涂。——《汉书·外戚·孝成赵皇后传》

切 qiē

〈动〉

(形声。从刀,七声。本义: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同本义 [cut into parts;slice]。如:切花(从植株上剪下的花枝或枝叶);切心(比喻痛切);切肺(祭祀所用的肺);切象(切,割取。取象以作比喻);切腹(剖腹自杀);切菜;切肉

治骨。加工珠宝骨器的工艺名称 [cut]。如:切错(治理器物);切玉(割玉);切镂(镂刻;雕刻)

切磋。指学行上切磋相正 [compare notes]。如:切切(相互敬重切磋勉励的样子);切正(切磋相正);切直(切磋相正);切摩(切磋相正);切磨(切磋相正);切责(互相切磋责勉);切厉(切磋砥砺)

直线、曲线或面等与圆、弧或球相交于一点 [tangent]。如:切面;切球;切圆

另见 qiè

《子集下》《刀字部》 ·切 ·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2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千結切,音竊。《說文》刌也。从刀,七聲。《廣韻》割也,刻也。《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註》治骨器。《禮·內則》聶而切之爲膾。又迫也,急也。《禮·禮器疏》祭祀之事,必以積漸敬愼,不敢偪切也。又愨實也。《後漢·馮衍傳》明君不惡切愨之言。又《揚雄·長楊賦》請略舉凡,而客自覽其切。《註》師古曰:切,要也。又《史記·扁鵲傳》不待切脈。《註》切,按也。又《韻會》譏切也,剴切也。又《韻會》反切。一音展轉相呼謂之反,亦作翻,以子呼母,以母呼子也。切謂一韻之字相摩以成聲謂之切。又《前漢·外戚傳》切皆銅沓,冒黃金塗。《註》師古曰:切,門限也。音千結反。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計切,音砌。衆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漢·平帝紀》一切滿秩如眞。《註》師古曰:一切者,權時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齊,不顧長短縱橫,故言一切。又《韻補》砌或作切。《張衡·西京賦》設切厓隒。李善註:古字通。又叶音刺,與刺通。《儀禮註》采時世之詩爲樂歌,所以通情相風切也。

《卷四》《刀部》 ·切

刌也。从刀七聲。千結切

粤语:cai3cit3

客家话:[梅县腔]ciet7[客语拼音字汇]qiad5[客英字典]ciet8[东莞腔]cet7[海陆丰腔]ciet7[宝安腔]cet7[沙头角腔]ciet7[台湾四县腔]ciet7[陆丰腔]tsiat7

其他同音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