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
拼音 mí,méi 音注 ㄇㄧˊ,ㄇㄟˊ
偏旁
总笔画数 17 部外笔画数 11
五笔码 仓颉码 IDFD
郑码 TGFU 电码 4745
四角 00294 Unicode 7CDC 区位码:
区位码 3551 笔顺 41312341234431234
英语 rice gruel,congee,mashed 英汉互译 rotten, wasteful
  • 基本字义
  • 详细解释
  • 词性变化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其他方言

粥:肉~。~沸(形容混乱纷扰)。

烂,碎:~烂。~躯(牺牲生命)。~灭。

浪费:~费。

姓。

蘪 méi

另见 mí

糜 mí

〈动〉

粉碎,捣烂 [smash;pound sth.until it becomes pulp]

以糜敝之。——《荀子·富国》。注:“散也”

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贾山《至言》

又如:糜没(粉碎毁灭);糜灭(粉碎毁灭);糜躯(粉身碎骨,指献出生命);糜捐(粉身碎骨,舍弃生命);糜粉(粉碎。亦指碎屑)

消耗,通“靡” [waste]

不益于好而糜费功夫。——《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徒糜弹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糜耗(糜费);糜费(浪费);糜损(浪费损耗)

另见 méi

《未集上》《米字部》 ·糜 ·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廣韻》靡爲切《集韻》《韻會》《正韻》忙皮切,����音靡。《說文》黃帝初敎作糜。《釋名》糜,煑米使糜爛也。《博雅》糜,糏也,饘也。《禮·月令》行糜粥飲食。《史記·封禪書》施糜之屬。《註》施糜粥之神。《風土記》俗尙以赤豆爲糜,所以象色也。 又爛也。《孟子》糜爛其民。《前漢·賈山傳》無不糜滅。 又與靡通。《禮·少儀》國家靡敝。《疏》靡爲糜,謂財物糜散凋敝。古字通用。 又與眉同。《前漢·王莽傳》赤糜聞之,不敢入界。《註》糜,眉也。古字通用。 《集韻》或作����、����。*考證:〔《禮·月令》行糜粥飯食。〕 謹照原文飯食改飲食。

《卷七》《米部》 ·糜

糝也。从米麻聲。靡爲切

粤语:mei4

客家话:[宝安腔]mi2

men2moi2fui1[海陆丰腔]mi2mien2moi2[陆丰腔]moi3[台湾四县腔]mi2mien2moi2[客英字典]mi2moi2mien2[梅县腔]mi2moe.2[东莞腔]moi2[客语拼音字汇]fi1fui1mi2mi3

其他同音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