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
拼音 dǎo,dào 音注 ㄉㄠˇ,ㄉㄠˋ
偏旁
总笔画数 10 部外笔画数 8
五笔码 WGCJ 仓颉码 OMGN
郑码 NHKD 电码 0227
四角 22200 Unicode 5012 区位码:
区位码 2125 笔顺 3215412122
英语 fall over,lie down,take turns 英汉互译 close down, collapse, converse, fall, inverse, move backward, pour
  • 基本字义
  • 详细解释
  • 词性变化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其他方言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倒 dǎo

〈动〉

(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

同本义 [fall]

对此欲倒东南倾。——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倒头(躺下睡觉;死亡);倒路(亦路倒。死在路上);倒卓(倒栽);倒断(山倒锁断);倒指(屈指,屈指计算);倒路死(诅咒人死在路上);倒床(卧倒在床上)

失败,败落[fail;be on the decline]

于今日卿等门户倒矣。——《三国志·曹爽传》

又如:倒灶(倒霉);倒扁儿(向人挪借钱财或货以应急需);倒满(倒霉;晦气)

导致法律上的破产 [bankrupt]。如:银行倒了;倒账(倒闭,破产);倒盆(倒闭);倒风(大批倒闭)

移动;替换 [move;replace]。如:颠倒是非;颠倒黑白;颠三倒四;倾箱倒箧;排山倒海;倒票(倒换银票);倒替(轮换);倒包(冒名顶替)

停止;中断 [stop]。如:倒断(倒顿。休止,间断,完结;决断;了断;清楚)

坍塌;垮台 [collapse]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 倒口子(决口);倒溃(倒塌崩溃);倒坏(倒塌崩坏)

将货物或商店企业作价给人 [sell out]

我东头街上谈家当铺折了本,要倒于人。——《儒林外史》

又如:倒盘(把全店存货作价盘售);倒本(赚回本钱)

另见 dào

倒 dào

〈副〉

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on the contrary;instead]

不曾与天下分忧,倒来苦害俺这里百姓。——《陈州粜米》

又如:倒不得(岂肯);妹妹倒比姐姐高

表示跟事实相反 [indicating the notion that the matter is not as one thinks]。如:你说得倒简单,你试试看

表示出乎意料 [indicating unexpectedness]。如:有这样的事?我倒要听听(表示不相信)

表示让步 [indicating concession]。前一小句与后一小句之间常用“就是、可是、但是、不过”等呼应。如:质量倒挺好,就是价钱贵点儿

用于追问或催促 [indicating an urging or questioning]。如:你倒说说看

另见 dǎo

《子集中》《人字部》 ·倒 ·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8

《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刀上聲。什也。 又絕倒,極笑也。《晉書·衞玠傳》王澄有高名,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 又傾倒。《杜甫詩》志士懷感傷,心胷已傾倒。 又潦倒。《北魏書·崔瞻傳》魏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蘊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改。 又《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註》今雹袴也。 又《集韻》《韻會》刀號切《正韻》都導切,����音到。《詩·齊風》顚之倒之,自公召之。《禮·喪大記》小斂之衣,祭服不倒。《註》死者所用衣,多不盡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領,不倒也。《韓非子·難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聖莫能聽。 又叶董五切,音覩。《季尤平樂觀賦》或以馳騁,覆車顚倒。烏獲扛鼎,千鈞若羽。 又叶都故切,音妒。《焦氏·易林》衣裳顚倒,爲王來呼。呼去聲。

《卷八》《人部》 ·倒

仆也。从人到聲。當老切

粤语:dou2dou3

客家话:[东莞腔]dau3[梅县腔]dau3[陆丰腔]do5do3[客语拼音字汇]dau3dau4do3do4[海陆丰腔]do3do5dau3dau5[客英字典]dau3dau5[台湾四县腔]do3do5dau3dau5[沙头角腔]dau3[宝安腔]dau3

dau[梅县腔]dau3

潮州话:〖do2(tó)dao2(táu)〗〖do3(tò)〗

其他同音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