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宋代 陆游陆游 宋代

兄去游东阁,才堪直北扉。

莫忧持橐晚,姑记乞身归。

暂无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

暂无

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

暂无

东阁:指丞相府,时秦桧任丞相。北扉:指学士院。

持橐:即“持橐簪笔”,指近臣在皇帝左右以备顾问,或有所记事,故持袋备笔。


分享

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诗词大意

  此诗作于升之宫学秩满之时,在绍兴二十一、二年间,时陆游居山阴。

  钱仲联详注仲高身世,大略云:仲高,陆游从兄陆升之也。绍兴十八年(戊辰)进士,其人阿附秦桧,谄事桧党两浙转运使兼临安知府曹泳。泳为政凶酷,缙绅畏之如鬼蜮。时升之为右通直郎,与右承务郎李孟坚亲善。孟坚之父光私撰国史,语涉朝政,或多讪谤褒贬。孟坚以秘事告之,升之发之以告泳,泳检举於朝,光故得罪。後桧死,泳被贬窜新州,升之坐为秦党亦被黜。“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一句,深有规劝之意。

  此诗直白无碍,意思不必过多解释,仲高时往投丞相秦桧门下,故陆游在此诗中予以规儆。“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道义是不分古今的,但凡稍有智识、操守的人都应遵守,然而功名却很难说了。当逢有道之世,求取功名而不悖于道义,或说功名与道义体现为一致性时,自当努力追取。这正是儒家传统的积极用世思想。历数中国古代士人,但凡事业有成者莫不类此,国旺家兴,名垂后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统统实现。但这样的世道,泱泱中华、上下五千载也只是凤毛麟角,因此多是一种理想状态。而遭逢乱世,帝王昏聩、奸佞当道,功名与道义则体现为对立的关系,这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中则是一种常态。士人往往有两类选择:一是舍道义而就功名。陆仲高年轻时正是走了这样一条路。绍兴二十年(1150),陆仲高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之后阿附秦桧,以告发秦桧政敌李光作私史事(仲高为李光侄婿),擢大宗正丞。显然这样的一种选择很为时人所不耻,陆游在此诗中也正是劝他不如请求退职。另一种选择是坚决维护道义,至少是维护心中的道义原则。


陆游的诗词欣赏

《南堂杂兴八首 其五》

宋代 陆游陆游 宋代

奔走当年一念差,归休别觉是生涯。茆檐唤客家常饭,竹院随僧自在茶。

禅欠遍参宁得髓,诗缘独学不名家。如今百事无能解,只拟清秋上钓槎。

暂无


分享

《梅花绝句六首 其一》

宋代 陆游陆游 宋代

几年不到合江园,说著当时已断魂。只有梅花知此恨,相逢月底却无言。


分享

《舍东四咏 其四 小径》

宋代 陆游陆游 宋代

环绕无十步,捷行财半之。安西九千里,自有著鞭时。


分享

《晚秋出门戏作二首 其二》

宋代 陆游陆游 宋代

闲愁那到野人边,万事元知合付天。尽醉仅能三龠酒,新寒未办一铢绵。

邻僧每欲分斋钵,庙史犹来索社钱。无地置锥真细事,不妨胸次日超然。

暂无


分享

《初春纪事二首 其一》

宋代 陆游陆游 宋代

窗棂无日影,庭树无风声。微云淡天宇,非阴亦非晴。

美哉丰年祥,入我屠苏觥。父老亦共喜,欢言叩柴荆。

暂无

一饱已有期,惟当力春耕。遣儿牧鸡豚,作社赛西成。

暂无


分享

《拟古四首 其一》

宋代 陆游陆游 宋代

牛迹可使圜,羊角可使直。惟使刚者柔,造物不可得。

世方贵软熟,刚实不可为。为刚死道傍,已矣何所悲。

暂无


分享

《晚春东园作二首 其一》

宋代 陆游陆游 宋代

雨馀木叶绿成阴,一日身闲直万金。习气自嫌除未尽,鸟啼花落尚关心。


分享

《夏夜四首 其一》

宋代 陆游陆游 宋代

夏夜忽已半,东冈月初生。起行绕庭树,爱此露滴声。

漂流忆安卧,局促念遐征。幽怀谁晤语,华觞还自倾。

暂无


分享

《夏日四首 其三》

宋代 陆游陆游 宋代

平明一浴汗无馀,坐觉胸中合太虚。舂玉作糜天所赐,不妨数箸进山蔬。


分享

《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 其九》

宋代 陆游陆游 宋代

天镜环千峰,苍翠立云表。渔舟破浪来,泛泛一叶小。

云门若耶间,迨此素秋杪。登览不可迟,去若孤鸿矫。

暂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