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宋代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春天,水边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杨柳吐絮,满天飞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河豚鱼在这时候上市,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河豚的样子已足以让人觉得奇怪,毒性也没什么食物能比上它。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鼓动的大腹好像一头大猪,突出双眼,又如同吴地鼓腹的青蛙。

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烧煮如果不慎重不得法,吃下去马上丧命,就像遭到利剑的宰杀。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像这样给人生命带来伤害的食物,人们又为什么要去吃它?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我把这问题请教南方人,他们却对河豚赞不绝口,夸了又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我没办法驳倒他们,反复思想,空自嗟讶。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韩愈来到潮阳,开始时也怕吃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柳宗元到了柳州,没多久就坦然地吃起了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蛇和虾蟆形状虽然古怪,令人厌恶,但对人的性命没什么妨害,不用担惊受怕。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河豚鱼的味道虽然超过它们,但隐藏的祸患无边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太美的东西一定也很恶,古人这句话可讲的一点也不差。

荻芽:荻草的嫩芽,又名荻笋,南方人用荻芽与河豚同煮作羹。杨花:即柳絮。

不数:即位居其上。

莫加:不如,比不上。

封豕:大猪。怒目:瞪着眼睛。吴蛙:吴地青蛙。

“庖煎”句:说如果烹调得不得法。镆铘:古代宝剑名。

资齿牙:犒赏牙齿,这里指吃。

党护:袒护。矜夸:自夸,这里指对河豚夸赞不绝。

美无度:美无度,极言其美无比。死如麻:死去的人像麻一样多。

咄嗟:叹息。

“退之”二句:退之即韩愈。

子厚:柳宗元。柳宗元谪柳州,韩愈有《答柳柳州食虾蟆》诗,中有“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句。

舛差:差错,危害。

曾:岂,难道。

称:相当。


分享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诗词大意

  诗虽然是率然成章,不像梅尧臣大多数作品经过苦吟雕琢,但诗风仍以闲远洗练为特色,尤多波折。全诗分五层写,中间多转折。首四句直写河豚鱼,即一般咏物诗的着题。诗说当春天小洲上生出荻芽,两岸柳树飘飞着柳絮时,河豚上市了,十分名贵。这四句诗,一向被人称道。一是由于起二句写景很得神似,而又以物候暗示河豚上市的时间;二是接二句明写,而以鱼虾为衬,说出河豚的价值。这样开篇,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欧阳修分析说:“河豚常出于春末,群游而上,食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故知诗者谓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陈衍《宋诗精华录》也说这四句极佳。不过,也有人指出,河豚上市在早春,二月以后就贱了,“至柳絮时,鱼已过矣”(宋孔毅父《杂记》)。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对此又反驳说,待柳絮飞时江西人才吃河豚,梅诗并不错。略去事实不谈,可见这首诗在当时及后世影响都很大。此诗开篇很好,欧阳修曾说:“故知诗者诵止破题两句,已道尽何豚好处。”(《六一诗话》)

  以下八句忽作疑惧之词,为一转折。“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二句先总括。以下再分说其“怪”与“毒”。河豚之腹较其他鱼大,有气囊,能吸气膨胀,眼镜突出,靠近头顶,故形状古怪。诗人又加夸张,称其“腹若封豕(大猪)”、“目犹吴蛙(大蛙)”,加之“忿”、“怒”的形容,河豚的面目可憎也就无以复加了。而更为可畏的是,河豚的肝脏、生殖腺及血液含有毒素,假如处理不慎,食用后会很快中毒丧生。诗人用“入喉为镆铘(利剑)”作比喻,更为惊心动魄。诗人认为,要享用如此美味,得冒生命危险,是不值得的。“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二句对河豚是力贬。

  但是,怕死就尝不着河豚的美味,而尝过河豚美味的人,则大有不怕死的人在。“持问南方人”以下,写自己与客人的辩驳。河豚既然这么毒,不应该去吃,可是问南方人,却说它的味道鲜美,闭口不谈它能毒死人的事。对此,作者发出了感叹。诗先引了韩愈在潮州见人吃蛇及柳宗元在柳州吃虾蟆的事作一跌,说似乎任何可怕的东西,习惯了也不可怕。在举了蛇及虾蟆,呼应了前面的“怪”字后,诗进一步呼应“毒”字,说蛇及虾蟆虽怪,但吃了对人没有妨害,而河豚则不然,“中藏祸无涯”。最后,作者得出结论:河豚鱼味很美,正如《左传》所说“甚美必有甚恶”,人们难道能不警惕吗?这样评论,表面上是揭示人们为求味道的适口而视生命不顾,取小失大;如果联系现实生活的各方面来看,是在讽刺人世间为了名利而不顾生命与气节的人。

  从“我语不能屈”句至篇终均写作者的反省。这部分可分两层。诗人先征引古人改易食性的故事,二事皆据韩愈诗。韩愈谪潮州,有《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说:“唯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柳宗元谪柳州,韩愈有《答柳柳州食虾蟆》诗说:“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诗人综此二事,说可憎如“笼蛇”、“虾蟆”,亦能由“始惮”至于“甘食”,所以食河豚也是无可厚非。然而他又想到蛇与虾蟆虽形态丑恶,吃它们终究于性命无危害,不像河豚那样“中藏祸无涯”。联系上文,河豚的味道“美无度”,又是蛇与虾蟆所不可企及的。

  “美无度”,又“祸无涯”,河豚正是一个将极美与极恶合二而一的奇特的统一体。于是诗人又想起《左传》的一个警句:“甚美必有甚恶。”他认为以此来评价河豚,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欧阳修说:“诗作于樽俎之间,笔力雄赡,顷刻而成,遂为绝唱。”《历代诗话》卷五十六载,刘原父因梅尧臣作这首诗,认为可称他为“梅河豚”。梅尧臣的诗力求风格平淡,状物鲜明,含意深远。欧阳修在《书梅圣俞稿后》说他“长于体人情,状风物,英华雅正,变态百出”,这首诗正符合这一评价。梅尧臣处在西昆体诗统治诗坛的年代,他反对堆砌词藻典故,主张学习风雅,提倡诗歌将下情上达、美刺时政,写了不少反映下层生活的诗。这首写河豚的诗,也是通过咏河豚,隐讽社会,所以被当作梅尧臣的代表作之一。欧阳修是梅尧臣的知己,清代姚莹《论诗绝句》有“宛陵知己有庐陵”句。欧阳修作诗学韩愈,喜发议论,杂以散文笔法,梅尧臣这首诗也带有这些特点,所以被欧阳修推为“绝唱”。欧阳修还在《书梅圣俞河豚诗后》说:“余每体中不康,诵之数过,辄佳。”还多次亲笔抄写这首诗送给别人。


  • 诗词译文
  • 创作背景

春天,水边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杨柳吐絮,满天飞花。

河豚鱼在这时候上市,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

河豚的样子已足以让人觉得奇怪,毒性也没什么食物能比上它。

鼓动的大腹好像一头大猪,突出双眼,又如同吴地鼓腹的青蛙。

烧煮如果不慎重不得法,吃下去马上丧命,就像遭到利剑的宰杀。

像这样给人生命带来伤害的食物,人们又为什么要去吃它?

我把这问题请教南方人,他们却对河豚赞不绝口,夸了又夸。

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

我没办法驳倒他们,反复思想,空自嗟讶。

韩愈来到潮阳,开始时也怕吃蛇。

柳宗元到了柳州,没多久就坦然地吃起了虾蟆。

蛇和虾蟆形状虽然古怪,令人厌恶,但对人的性命没什么妨害,不用担惊受怕。

河豚鱼的味道虽然超过它们,但隐藏的祸患无边无涯。

太美的东西一定也很恶,古人这句话可讲的一点也不差。

范饶州: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人。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时范仲淹知饶州(今江西鄱阳)。

荻(dí)芽:荻草的嫩芽,又名荻笋,南方人用荻芽与河豚同煮作羹。

杨花:即柳絮。

不数:即位居其上。

莫加:不如,比不上。

封豕(shǐ):大猪。

怒目:瞪着眼睛。吴蛙:吴地青蛙。

镆铘(mò yé):古代宝剑名。

资齿牙:犒赏牙齿,这里指吃。

党护:袒护。矜夸:自夸,这里指对河豚夸赞不绝。

美无度:美无度,极言其美无比。

死如麻:死去的人像麻一样多。

咄嗟(duō jiē):叹息。

舛(chuǎn)差:差错,危害。

曾:岂,难道。

称,相当。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3-25

2、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76-77

  1038年(景祐五年),梅尧臣将在建德县(今属浙江)卸任,范仲淹时知饶州(治所在今江西波阳),约他同游庐山。在范仲淹席上,有人绘声绘色地讲起河豚这种美味,引起梅尧臣极大兴趣,写下此诗记下当时情景。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76-77

2、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76-78

梅尧臣的诗词欣赏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宋代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春天已至,万物复苏。春风如一位美丽而又心灵手巧的姑娘,迈着纤纤细步款款而来。她挥舞剪刀,尽情地展示那高超的女工技巧。她先裁出了柳叶,随着柳条袅袅依依地舞蹈;又裁出杏叶、桃叶,嫩嫩的,绿绿的,如小孩子的眉眼,似乎对着人笑。杏花开了,花瓣圆圆的,肥肥的;桃花开了,花瓣尖尖的,厚厚的。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桃花、杏花开满枝头却毫不拥挤,既不太稀,也不太密,显得疏密得当。风姑娘还精心地打扮这些花朵,给它们穿上了红的,白的,粉红的衣服,白的如雪,红的如胭,真是艳丽无比,将春天装点的万紫干红,灿烂生辉。

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

而现在天气已经有所好转,那整日吵闹的黄鹂停止了呜叫,深深的园子里,幽静的沟壑中不时传来鹁鸠嘈杂的喧叫声,这都是要下雨的征兆啊。

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

而且,从事引黄河入汴河工程的夫役也已于前日被遣发。要不了多久,滚滚黄河之水就会通到汴河了,这样,断航日久的汴河通行在即,马遵也即将可以离京赴任,怎能不令人欢喜鼓舞呢?此时又何须悲悲切切呢?

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

长时间以来,都城里的人每天都引颈而望,盼望着早降甘霖,他们心情就像是那渴极的人盼望水喝一样的急切。寒食前夕,京城里大小沟渠都也已经疏通完毕,以便大雨下来时迅速地排洪。

何当黄流与雨至,雨深一尺水一篙。

如果地面降水深一尺即可解除旱情,汴河水深一篙即可通航,等到大雨来临,黄河水也到来之时,不仅都城人民和吴楚人民得以解除旱象,而且汴河也畅行无阻了。

都水御史亦即喜,日夜顺疾回轻舠。

马遵也不用再滞留京城,可乘着如刀之轻舟,顺流直下,夜兼程,回到江南了,那可更是皆大欢喜呀。

频年吴楚岁苦旱,一稔未足生脂膏。

吴楚常常受到苦旱灾害的折磨,连年欠收,即使这回下一场透雨,庄稼可以得到一次较好收成,老百姓还是不能缓过气来。

吾愿取之勿求羡,穷鸟困兽易遯逃。

重税之下,老百姓没有办法生活下去,他们就会像无食之鸟、被困之兽一样,被迫逃亡。

我今出城勤送子,沽酒不惜典弊袍。

我今天出城去送马遵,不惜拿旧衣服去典押以便换取酒钱,买些酒好为他践行。

数途必向睢阳去,太傅大尹皆英豪。

此次离开必定向雎阳的方向进发,太傅大尹都是大英雄大豪杰。

试乞二公评我说,万分岂不益一毛。

请求友人将他上面讲的话请他们两人评一评,看看是否对于天下的人有好处。

国给民苏自有暇,东园乃可资游遨。

只有国家强盛富足,人民才能得到复苏;只有人民温饱,有力耕作,国家才能富足。只有国家富足,人民安居乐业。要是地方太平,不生事端,那么就有时间跟马遵去遨游东园。


分享

《东溪》

宋代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我来到东溪边观赏溪景,面对着水中的孤石迟迟舍不得上船离开。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野鸭在岸边睡着,充满闲情逸趣;老树伸展着秀丽的枝干,繁花似锦,惹人喜爱。短短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溪旁短短的蒲草整齐得似乎经过修剪,平坦的沙岸,洁白的沙石仿佛多次被粗选细筛。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我虽然迷上了这里但不得不回去,傍晚到家马儿已累得精疲力衰。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暂无


分享

《陶者》

宋代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分享

《村豪》

宋代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日击收田鼓,时称大有年。

烂倾新酿酒,饱载下江船。

暂无

女髻银钗满,童袍毳氎鲜。

暂无

里胥休借问,不信有官权。

暂无


分享

《春寒》

宋代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一片迷茫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叫人感到一阵寒冷不曾做对不住景物的事,只是苦于身体条件和心情低落而不能去接近。


分享

《悼亡三首》

宋代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我们成为结发夫妻,到如今一共有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互相厮守还嫌不够,何况现在是永远失去!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我鬓发已多见斑白,这肉身还能坚持多久?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与你同穴为期不远,未死时还是涕泪涟涟。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每次出门如同梦游,逢人只能勉强应付。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

归来时孤寂之感更厉害,又能向谁诉说?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长夜难眠,耳听窗中飞孤萤天空雁叫声。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世间没有比这更痛苦的,精神从此销磨。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人生寿命不齐本属自然,哪里还敢质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见过无数人间女子,没有谁比我妻美丽贤惠。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如此让愚者寿贤者夭,为什么贤者不能延年?

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不忍心我这连城宝,就这样沉埋在九泉之下!


分享

《书哀》

宋代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

老天爷已经夺走我的爱妻,又夺走了我的儿子。

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两眼虽然还没有哭干,可悲的是我心已经枯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雨滴掉下来落进土地,珍珠被沉没埋在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但是到海里就能找回珍珠,想寻找落下的雨也可以掘地。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

只有人死去葬在九泉,从古以来就知道再没有希冀。

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

我悲痛地捶着胸膛又去向谁发问,只看见镜中憔悴得鬼一样的自己。


分享

《梦登河汉》

宋代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夜梦上河汉,星辰布其傍。

位次稍能辩,罗列争光芒。

暂无

自箕历牛女,与斗直相当。

暂无

既悟到上天,百事应可详。

暂无

其中有神官,张目如电光。

暂无

玄衣乘苍虬,身佩水玉珰。

暂无

丘蛇与穹鳖,盘结为纪纲。

暂无

我心恐且怪,再拜忽祸殃。

暂无

臣实居下土,不意涉此方。

暂无

既得接威灵,敢问固不量。

暂无

有牛岂不力,何惮使服箱。

暂无

有女岂不工,何惮缝衣裳。

暂无

有斗岂不柄,何惮挹酒浆。

暂无

卷舌不得言,安用施穹苍。

暂无

何彼东方箕,有恶务簸扬。

暂无

唯识此五者,愿言无我忘。

暂无

神官呼我前,告我无不臧。

暂无

上天非汝知,何苦诘其常。

暂无

岂惜尽告汝,於汝恐不庠。

暂无

至如人间疑,汝敢问於王。

暂无

扣头谢神官,臣言大为狂。

暂无

骇汗忽尔觉,残灯荧空堂。

暂无


分享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宋代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春天,水边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杨柳吐絮,满天飞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河豚鱼在这时候上市,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河豚的样子已足以让人觉得奇怪,毒性也没什么食物能比上它。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鼓动的大腹好像一头大猪,突出双眼,又如同吴地鼓腹的青蛙。

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烧煮如果不慎重不得法,吃下去马上丧命,就像遭到利剑的宰杀。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像这样给人生命带来伤害的食物,人们又为什么要去吃它?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我把这问题请教南方人,他们却对河豚赞不绝口,夸了又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我没办法驳倒他们,反复思想,空自嗟讶。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韩愈来到潮阳,开始时也怕吃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柳宗元到了柳州,没多久就坦然地吃起了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蛇和虾蟆形状虽然古怪,令人厌恶,但对人的性命没什么妨害,不用担惊受怕。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河豚鱼的味道虽然超过它们,但隐藏的祸患无边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太美的东西一定也很恶,古人这句话可讲的一点也不差。


分享

《古意》

宋代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暂无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暂无

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暂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