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
拼音 音注 ㄍㄨˇ
偏旁
总笔画数 15 部外笔画数 10
五笔码 FPGC 仓颉码 GDHNE
郑码 BWMQ 电码 4474
四角 47947 Unicode 7A40
区位码 笔顺 121451312343554
英语 corn,grain,cereal,lucky 英汉互译
  • 基本字义
  • 详细解释
  • 词性变化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其他方言

糧食作物的總稱。如:“百穀”、“五穀”。《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穀。” 唐•顏仁郁•《農家詩》:“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穀自生。”

俸祿。《詩經•小雅•天保》:“天保定爾,俾爾戩穀。” 《毛亨•傳》:“戩,福也。穀,祿也。”《孟子•滕文公上》:“經界不正,井地不鈞,穀祿不平。”

姓。如漢代有穀思。

養育。《戰國策•齊策六》:“乃布令求百姓之饑寒者收穀之。” 三國•魏•曹植•《賞罰令》:“穀千駑馬,不如養一驥。”

生存、生長。《詩經•王風•大車》:“穀則異室,死則同穴。” 《後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傳》:“發昔夢於木禾兮,穀崑崙之高岡。”

美善的。《詩經•陳風•東門之枌》:“穀旦于差,南方之原。” 《管子•禁藏》:“氣情不營,則耳目穀,衣食足。”

穀 gǔ

〈名〉《说文》:“穀,续也,百穀之总名。从禾,����声。”

穀 gǔ

〈名〉

(形声。从禾。本义: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官俸。古人常以谷物计禄 [salary]

穀禄莫厚焉。——《荀子·王霸》

讣告 [obituary notice]

齐谷王姬之丧, 鲁庄公为之大功。或曰 鲁嫁,故为之服姊妹服。——《礼记》

古城名。故址在今山东省平阴县西南。春秋齐地。位于齐国西境,为当时交通要地。秦代称为谷城 [Gu city]

“谷 2 ”的繁体字 [same as 谷 2 ]

    穀 gǔ

    〈形〉

    善;良 [good]

    穀旦于差(选择),南方之原。——《诗·陈风·东门之枌》

    又如:穀日(吉日;良辰);穀士(善士;佳士);穀旦(良晨);

    不穀(不善,不好。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词)

      穀 gǔ

      〈动〉

      赡养;养着 [provide for]

      以穀我士女。——《诗·小雅·甫田》

      又如:穀马(喂马);穀食(以谷物为食);穀饱(以谷食充饥);穀驽(以谷物饲养驽马)

      生;活着 [live]

      穀则异室,死则同穴。——《诗·王风·大车》

《午集下》《禾字部》 ·穀 ·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祿切,音谷。《說文》續也。百穀之總名。从禾,㱿聲。《長箋》穀有穅秕,故从㱿。《書·洪範》百穀用成。《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周禮·天官·大宰》三農生九穀。《註》鄭司農云:九穀,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麥。一說九穀無秫大麥,而有粱苽。又《天官膳夫》食用六穀。《註》黍,稷,粱,麥,苽,稌。又《天官疾醫》五穀養其病。《註》麻,黍,稷,麥,豆。《酉陽雜俎》九穀,黍稷稻粱,三豆二麥。《爾雅翼》梁者,黍稷之總名。稻者,漑種之總名。菽者,衆豆之總名。三穀各二十種,爲六十,蔬果之屬,助穀各二十種,凡百穀。又《星經》八穀星,主黍,稷,稻,粱,麻,菽,麥,烏麻,星明則俱熟。 又《爾雅·釋詁》穀,善也。《書·洪範》旣富方穀。《詩·����風》穀旦于差。《禮·曲禮》自稱曰不穀。《註》謙稱。 又生也。《詩·王風》穀則異室。《註》穀,生也。 又《爾雅·釋言》穀,祿也。《詩·小雅》俾爾戩穀。《註》穀,祿也。 又養也。《詩·小雅》以穀我士女。《戰國策》求百姓之饑寒者收穀之。 又孺子曰穀。《荀子·禮論篇》臧穀猶且羞之。 又國名。《春秋·桓七年》穀伯綏來朝。《註》穀國在南鄕築陽縣北。 又水名。《周語》穀洛鬭。 又《揚子·方言》螳螂,齊杞以東謂之馬穀。 又姓。又穀梁,複姓。 又《集韻》居����切,音冓。祿也。《論語》不至於穀。皇侃讀。 又楚地名。《左傳·僖二十八年》連穀。《陸德明·音義》胡木切,音斛。 又與谷同。《前漢·王莽傳》穀風迅疾,從東北來。 又與告通。《禮·檀弓》齊穀王姬之喪。《註》穀,當爲告,聲之譌。 又叶訖力切。《六韜》紛紛渺渺,好色無極。吾觀其野,草菅勝穀。 又叶工洛切。《詩·小雅》俶載南畝,播厥百穀。旣庭且碩,曾孫是若。 又與㝅同。《左傳·宣四年》楚人謂乳穀,謂虎於菟。 《集韻》或从米作糓。

《卷七》《禾部》 ·穀

續也。百穀之緫名。从禾����聲。古祿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此篆體依五經文字木部正。續也。穀與粟同義。引伸爲善也。釋詁、毛傳皆曰。穀、善也。又大雅傳曰。穀、祿也。百穀之總名也。周禮太宰言九穀。鄭云。黍、稷、稻、粱、麻、大小豆、小麥、苽也。膳夫。食用六穀。先鄭云。稌、黍、稷、粱、麥、苽也。疾醫言五穀。鄭曰。麻、黍、稷、麥、豆也。詩、書言百穀。種類繁多。約舉兼晐之詞也。惟禾黍爲嘉穀。李善引辥君韓詩章句曰。穀類非一。故言百也。从禾。����聲。����者、今之殼字。穀必有稃甲。此以形聲包會意也。古祿切。三部。

粤语:guk1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guk7[客英字典]kwuk7[海陆丰腔]guk7[梅县腔]guk8[陆丰腔]guk7[宝安腔]guk7[沙头角腔]guk7[客语拼音字汇]gug5

其他同音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