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
复制邦字概述
〔邦〕字拼音是bāng,部首是阝部,总笔画是6画。
〔邦〕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丰;阝”,五行属水。
〔邦〕字造字法是形声。
〔邦〕字仓颉码是QJNL,五笔是DTBH,四角号码是57027,郑码是CIY,中文电码是6721,区位码是1678。
〔邦〕字的UNICODE是U+90A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37030,UTF-32:000090A6,UTF-8:E9 82 A6。
〔邦〕字在 《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348。
〔邦〕字的近义词是国,异体字是䢶;峀;邫;?;?;?;?;?;?;?;?。
邦的笔顺
邦的意思
邦
1 bāngㄅㄤ基本解释
◎bāng ㄅㄤˉ 国。友~。邻~。~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国(国家)。~人(本国的人)。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2.同本义。
state;
邦,国也。 —— 《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 —— 《周礼·天官·大宰》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利用为依迁邦。 —— 《易·益》协和万邦。 —— 《书·尧典》以畜万邦。 —— 《诗·小雅·节南山》后非众罔与守邦。 —— 《国语·周语》
3.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且在邦域之中矣。 —— 《论语·季氏》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书·五子之歌》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 郑,大破之。 —— 《韩非子·喻老》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 《论语·学而》
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
4.泛指国家。
country; nation;
姬汉旧邦,无取杂种。 —— 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 —— 《孟子·梁惠王上》唯求则非邦也与? —— 《论语·先进》
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
5.疆界,边界 。
boundary;
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
6.国都,大城镇。
capital;
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 —— 《悲愤诗》
7.泛指地方。
place;
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 —— 《博物志》
8.姓。
动词
◎封,分封 confer 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邦字的翻译
- nation, country, state
- Land, Staat (Geo)
- pays, État, nation
邦的字源字形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隶释 隶续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秦
简
里耶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睡虎地
楚〔战国〕
简
子弹库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上博
楚〔战国〕
简
九店
楚〔战国〕
简
信阳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郭店
战国
金文
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中期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春秋
金文
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