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拼音 yōu 音注 ㄧㄡ
偏旁
总笔画数 7 部外笔画数 3
五笔码 WHTY 仓颉码 OLOK
郑码 NIMO 电码 2394
四角 28240 Unicode 6538 区位码:
区位码 5692 笔顺 3223134
英语 distant,far,adverbial prefix 英汉互译
  • 基本字义
  • 详细解释
  • 词性变化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其他方言

所:性命~关。

疾走的样子:~然而逝。

水流的样子:河水~~。

文言语助词,无义:“四方~同”。

攸 yōu

〈形〉

(会意。从攴( pū),从人水省。表示人扶杖走水路。本义:水流的样子)

同本义 [flowing]

攸,行水也,从攴,从人,水省。——《说文》。段玉裁注:“水之安行为攸。”

水行攸攸也。——《六书故》引唐本说文

安闲 [leisurely]

主人攸尔而笑曰。——《汉书·叙传》

又如:攸游(安闲从容,自得其乐的样子);攸乐(闲适安乐);攸心(心性弛放)

长远 [long-term]

令德攸兮宣重光。——汉《冀州从事张表碑》

极攸远索。——《司农刘夫人碑》

又如:攸长(长远);攸隔(远隔);攸远(遥远,辽远)

迅疾 [fast]

攸然而失。——《孟子·万章上》

又如:攸然(迅疾的样子);攸攸(迅疾的样子;急速的样子)

攸 yōu

〈名〉

放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所” [place]

攸,所也。——《尔雅》

君子有攸往。——《易·坤》

乃尔攸闻。——《书·多方》

攸馘安安。——《诗·大雅·皇矣》

未有攸底。——《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攸县 [You county],汉置。故治在今湖南攸县东

《卯集下》《攴字部》 ·攸 ·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3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正韻》夷周切,����音由。《說文》作攸,行水也。《註》攴,入水所仗也。秦刻石嶧山文,攸字作����。《孟子》攸然而逝。《趙註》攸然迅走,趣水深處也。 又《爾雅·釋言》攸,所也。《易·坤卦》君子攸行。《詩·大雅》爲韓姞相攸。《註》擇可嫁之所也。 又《左傳·哀三年》鬱攸從之。《註》鬱攸,火氣也。 又《前漢·敘傳》攸攸外㝢。《註》攸攸,遠貌。 又語助詞。《書·洪範》彝倫攸敘。《詩·大雅》四方攸同。 又《集韻》以九切,音酉。《左傳·昭十二年》湫乎攸乎。《註》攸,懸危貌。 又姓。《急就篇》北燕有攸邁。攸字从攴作。*考證:〔《左傳·昭十三年》湫乎攸乎。〕 謹照原文十三年改十二年。

《卷三》《攴部》 ·攸

行水也。从攴从人,水省。����,秦刻石繹山文攸字如此。以周切〖注〗徐鍇曰:“攴,入水所杖也。”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行水也。戴侗曰。唐本作水行攸攸也。其中從巛按當作行水攸攸也。行水順其性則安流攸攸而入於海。衞風傳浟浟、流皃是也。作浟者、俗變也。左傳說火曰。鬱攸從之。蒙葺公屋。火之行如水之行。故曰鬱攸。大雅曰。爲韓姞相攸。釋言。攸、所也。水之安行爲攸。故凡可安爲攸。又借爲����字。����、气行皃。水行之攸、气行之����皆主和緩。故或用攸。或用����。从攴。从人。攴取引導之意人謂引導者。水省。以周切。三部。����,秦刻石嶧山。石文攸字如此。人省水不省。嶧山石文,史記不載。其文曰:登于繹山,羣臣從者,咸思����長。今作攸者,傳刻失眞也。又史記載會稽石文曰:皇帝休烈,平一海內,德惠脩長。小司馬云:王劭按張徽所錄會稽南山秦始皇碑文,脩作攸。葢其字亦作����也。用此知小雅、大雅毛傳皆云脩,長也。經文脩字皆攸之假借。本作攸,後改耳。釋詁:永悠迥遠遐也。悠當作攸。

粤语:jau4

客家话:[梅县腔]ju2[宝安腔]ju2(jiu2)[客英字典]ju2[陆丰腔]jiu3[客语拼音字汇]yiu2[海陆丰腔]riu2[台湾四县腔]ju2

潮州话:何幼1(休)

其他同音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