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
复制狄字概述
〔狄〕字拼音是dí,部首是犭部,总笔画是7画。
〔狄〕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犭;火”,五行属火。
〔狄〕字造字法是形声。
〔狄〕字仓颉码是KHF,五笔是QTOY,四角号码是49280,郑码是QMUO,中文电码是3695,区位码是2150。
〔狄〕字的UNICODE是U+72C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29380,UTF-32:000072C4,UTF-8:E7 8B 84。
〔狄〕字在 《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3746。
狄的笔顺
狄的意思
狄
1 díㄉㄧˊ基本解释
①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
②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③古代最下级的官吏。
④有力的麋鹿。
⑤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
⑥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犬,亦声。本义: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民族。
2.同本义 Di nationality in ancient North China中国古代民族名。分赤狄、白狄、长狄诸部,各有支系。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称为北狄。又指秦汉以后,狄或北狄曾是中国中原人对北方各民族的泛称。
戎狄怀之。 —— 《国语·晋语》夷狄益甚。 —— 《史记·货殖列传》
3.中国古代的低级职员 。
inferior clerk;
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 —— 《周礼·天官下·内司服》钟磬竽瑟必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 —— 《礼记·乐记》
狄人(古代掌乐的下级官吏)
狄字的翻译
- tribe from northern china; surnam
- (nom de famille)
狄的字源字形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汉
简
张家山
秦
简
岳麓书院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