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
拼音 音注 ㄐㄩ
偏旁
总笔画数 11 部外笔画数 8
五笔码 RQOY 仓颉码 QPFD
郑码 DRUF 电码 2239
四角 57020 Unicode 63AC 区位码:
区位码 6268 笔顺 12135431234
英语 to grasp or hold with both hands 英汉互译
  • 基本字义
  • 详细解释
  • 词性变化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其他方言

用两手捧:以手~水。~诚相见。笑容可~。

掬 jū

〈动〉

两手相合捧物 [hold in both hands]

受珠玉者以掬。——《礼记·曲礼》。释文:“两手曰掬。”

舟中之指可掬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注:“两手可掬。”

又如:以手掬水;掬示(捧出来示众,昭示)

置于“可”后,指可以用手捧住。多用来描写景色鲜明或情绪充溢 [scoop]。如:笑容可掬;娇憨可掬;恐怖之色可掬

抓取,取 [grasp]。如:掬抛(谓或取或弃。犹摆布)

卷起;卷缩 [curl]。如:掬缩(卷曲收缩);掬蹙(卷缩)

撅;翘起 [protrude]

八戒采着马,掬着嘴,摆着耳朵。——《西游记》

掬 jū

〈量〉犹捧。指两手相合所捧的量。如:掬壤(一捧之土);一掬之泪

《卯集中》《手字部》 ·掬 ·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六切,音菊。與匊同。兩手曰掬。《禮·曲禮》受珠玉者以掬。《疏》謂手中也。《左傳·宣十二年》舟中之指可掬也。 又《詩詁》兩手曰臼,屈掌曰匊。又《小爾雅》掬,一升也。今俗謂兩手所奉爲一掬,則數合也。 又《揚子·方言》離也。齊����曰斯。燕之外郊,朝鮮洌水之閒曰掬。 《說文》在手曰匊。俗作掬。《廣韻》與����同。《韻會》本作揈。《正字通》本作臼。

粤语:guk1

客家话:[客英字典]kiuk7[海陆丰腔]kiuk7[客语拼音字汇]kiug5[宝安腔]kiuk7[梅县腔]kiuk7[东莞腔]kiuk7[台湾四县腔]kiuk7

其他同音汉字